根據你的問題“為什么會有經濟危機。我滴觀點是勞動生產不夠,這個時候正是企業(yè)發(fā)展的絕好時機,就像我國八十年改革初期,萬物復蘇,絕對不會發(fā)生經濟危機,就是國家超發(fā)貨幣,也只是引發(fā)通貨膨脹,如果能及時控制,不會發(fā)生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導致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引發(fā)的原因是生產和消費的不匹配造成的。
1、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為什么會引起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常見的現象,危機的表現就是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商品而消費者卻買不起,買不起的原因是因為收入不夠。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引發(fā)的原因是生產和消費的不匹配造成的,理想狀態(tài)下生產等于消費,生產出來的商品被消費者買走,生產繼續(xù)下去。但是資本家追求的是利潤,只有生產更多的商品,賣出去后才能獲得的價值,
每個資本家都會這樣做,社會上商品就會越來越多,而消費者呢因為消費需要貨幣,這些貨幣來源主要是工資,工資受資本家的賺錢的鐵律決定了增速要遠遠低于生產商品的速度,這樣就出現市場上賣的東西越來越多,社會購買力會越來越小,從而導致生產中生產出大量的商品而買不起的人越來越多的現象。這種現象出現后,就形成資本家生產出的商品賣不出去,貨幣無法回籠,生產就不能持續(xù),
另一方面廣大消費者無力購買而節(jié)衣縮食。生產和流通之間關聯(lián)被中斷割裂,進一步發(fā)展生產維持不下去,資本家就會開始破產裁員關門,而廣大消費者也因失業(yè)等購買力進一步下降,最終整個社會生產無法持續(xù)下去,這種現象就叫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實質就是生產的社會化需要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造成的,這種矛盾是無法被資本主義自身所能夠解決的。
2、為什么會有經濟危機?勞動生產不夠,是否必然有經濟危機?
根據你的問題“為什么會有經濟危機?勞動生產不夠,是否必然有經濟危機?”,你這是兩個問題,我從以下幾方面回答:一、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概念經濟危機是指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周期爆發(fā)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金融危機也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qū)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包括銀行短期利率迅速上升、貨幣、證券、房地產、土地等資產嚴重貶值、商業(yè)破產數快速上升,金融機構倒閉數增加,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如此,
二、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經濟危機一般先是產能過剩,導致企業(yè)紛紛破產,老百姓的收入不斷下降甚至失業(yè),全社會購買力越來越低,經濟呈倒退式發(fā)展,即經濟增長率為負數;金融危機一般是超發(fā)貨幣,造成物價指數迅速上漲,貨幣貶值,金融危機又可細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一般是混合發(fā)展的,越超發(fā)貨幣,市面上越沒有錢,造成債務危機和銀行危機,銀行破產。
發(fā)生經濟危機的時候,一般國家為了刺激消費,大量超發(fā)貨幣,這樣又引發(fā)金融危機,甚至有些時候還會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三、勞動生產不夠,是否必然有經濟危機?我滴觀點是勞動生產不夠,這個時候正是企業(yè)發(fā)展的絕好時機,就像我國八十年改革初期,萬物復蘇,絕對不會發(fā)生經濟危機,就是國家超發(fā)貨幣,也只是引發(fā)通貨膨脹,如果能及時控制,不會發(fā)生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導致經濟危機。
3、2008年次貸危機為什么沒有像1929年美國金融危機一樣導致世界經濟大蕭條?
最大的原因,經歷了80年的金融周期性演變,人類對于經濟周期的認識應該是更加深刻了,對于有形和無形手的運用更加熟練,有時候貌似矛盾的理論,實際上并不是矛盾的,只是針對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提出的不同解決方案。對于1929年的大蕭條,有一個“金融加速器理論”可以幫助理解,伯南克和格特勒認為,投資水平依賴于企業(yè)的資產負債表狀況:較高的現金流量和資產凈值對于投資有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直接的影響是因為它增加了內部融資的來源,間接的影響是因為它提供更多的抵押品而減少外部融資成本。